本报讯 (通讯员 李安林 文/图) 金秋九月,正是辣椒丰收的时节,在彝良县龙街苗族彝族乡的田间地头,红彤彤的草莓椒挂满枝头,村民在地里采摘后就卖给前来收购的商贩,一筐筐火红的辣椒映衬着村民丰收的喜悦。
龙街乡有独特的富硒土壤,气候条件优越,昼夜温差大,十分适合辣椒种植。近年来,龙街乡按照彝良县“4+N”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部署,强化党建引领产业组织化,采取“党支部+公司+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方式,由乡党委政府牵头引进昭通彝辣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并成立专业合作社,为村民提供辣椒种苗和种植技术,签订保底收购协议,并每亩补助220元的种苗款;由各村(社区)党总支牵头,村(社区)集体经济公司在参与引进企业入股分红的基础上,以劳务派遣的方式,抽调村(社区)干部为辣椒田间管理和销售提供服务保障,公司按收购数量的一定比例支付劳务报酬;村(社区)党总支发动村(社区)干部和农村党员带头落实面积和种植,辐射带动广大群众分散种植,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和提升品质,让火红的辣椒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。
“我家今年种了10亩草莓椒,虽然前期受气候影响,但后期长势很好,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了很多,还有专人上门收购,节约了运输成本,今年我家种植的草莓椒收入可达6万元以上。”谈及今年的草莓椒种植,龙街乡坪子村的张大妈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据悉,龙街乡今年共有草莓椒种植户2454户,种植草莓椒11009.9亩,兑现补助242.2万元,亩产草莓椒预计1500公斤,预计实现产值9600余万元,全乡12个村(社区)集体经济公司劳务收入将达48万元以上。收购的草莓椒经过烘干或生产成泡椒后,远销四川、湖南、贵州等地,为全乡打造出了一条特色种植、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。